黑暗中对话之父:盲人拍档令我无地自容
- [經濟日報]你到过「黑暗中对话」体验馆,接受心灵冲击未?......
你到过「黑暗中对话」体验馆,接受心灵冲击未?
4年前它在港开幕,至今已录得30万参观者(包括所有体验及项目),获旅游网TripAdvisor推介为3大游客必到景点,2013财年首次录得纯利,60位盲人及聋人获得工作。一切都是如此美好。
月初「黑暗中对话」之父Andreas Heinecke(海勒奇)访港,亲揭美好背后的痛苦根源,让我们谛听他的内心对话。
海勒奇的招牌欧式笑容,让他看起来像透一个大顽童。第7届「社企民间高峰会」月初在港召开,他应邀开坛并主持社企大师班,不少粉丝慕名朝圣。衣着朴素的海勒奇,一身永不过时的白恤衫、旧皮鞋,一站上台就说:「我不想讲我的成功方法bla bla bla。我的贡献很微小(I have very minor minor minor contribution)。」
他在大学教书,一讲起气候变化就滔滔不绝:「地球每10秒就用掉24万个胶袋。每小时耗用最少320兆kilowatt(千瓦特)电源,单是IT设施就占了11%。」
唯一可挑剔的是,对话之父碳足迹超高,每年飞行200多天,且保健意识不足,每天只睡两个多小时,兼且零运动,托赖身板硬朗。跟他开玩笑说,你唯一的运动应该是练习高空飞行,他听完大笑不止。
出自犹太纳粹家 怀同理心
「黑暗中对话」26年前在德国创办,2010年初登陆香港。透过授权经营的模式,现已经扩展到全球逾34个国家、164个城市,2014年入场人次估计有65万。
身为全球最成功的社企创办人,却坚持说「黑暗中对话」有个humble beginning(卑微的起点),「假如你了解我的家庭背景,就会知道为何同情、同理心成为我的生命主调。」大师班上,他公开讲了两个故事。
一个是他的身世。他是个背负双重身份的混血儿,不是戏剧角色,却有着比戏剧更致命的真实矛盾:「我妈妈生于犹太人家庭,爸爸则来自纳粹德国阵营。」二战结束后10年,他出生于德国,在一个莫名紧张、撕裂的家庭,在充满误解甚至恐惧的氛围中活了13年,才首次听到妈妈说在大屠杀中失去大量亲人。海勒奇开始与内心对话,不断思考怎么可以杀掉多达600万、相当于1个城市的人口?
正因为终其一生不断深切思考生命的价值,故此当他生平首次接触盲人,听到自己赤裸裸的内心对话时,感到异常羞愧。在电台工作时,他曾被指派了一位因车祸致盲的拍档,「当时总觉得根本没有工作适合他,但很快,就发现他是如常生活与工作,只是以另一种形式『看』世界。」
开馆酝酿10年 枕边人离弃
海勒奇顿感无地自容,开展了另一场没有终站的思考:怎样才算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?为甚么自己有眼睛,却「看不见」失明人的价值?怎样才能令一般人也「看得见」?
他说:「也许只有当啪一声,灯熄了,大家才有机会站在同一地平綫上。失明朋友会『看到』我们是何等可笑,有手有脚却找不到路,好人好姐却连弄杯咖啡也笨拙不堪。而我们也终于在短暂失明中『看见』失明者是何等机敏。」
可惜,即使在德国,也只有1成半伤残人士找到工作。
海勒奇说,「黑暗中对话」由意念到成形,过程起码10年。他四出推销,却无人理解,连枕边人也认定他疯了,当银行存款用剩几十马克时,留下一句「祝你好运」就走了。
然后他终于开馆了。开馆翌年,柏林围墙倒塌了。世界变了。
700万人 黑暗中心灵震撼
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,全球最少700万人在黑暗中受到心灵冲击,逾7,000人冲破「盲人不能工作」的不成文框框。
念哲学的海勒奇,将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家Martin Buber的哲语进行到底:「The only way to learn is through encounter(惟有相遇,才能相知)。」听到记者表述首次体验,以为在黑暗中料事如神的导赏员Alex是戴了夜视镜时,他饶有深意又顽皮地笑了。
两年前,海勒奇踏上另一段对话之旅,在以色列设立全球首家「与时间对话」体验馆,探讨老年的价值,「明年我也60岁了。20年后,全球将有三分之一人口进入65岁或以上,我们不能像恐惧失明一样恐惧年老。」在他而言,生命的质量与长短无关,与视觉无关。「曾有杂志问我,如果变成世界领袖,最想要甚么?」他自言不开车,不血拼,最大的娱乐是下厨,心愿是全球对话由体验馆开始,而不是终结。无限扩展,直到世界改变。
资料来源: 經濟日報
网址: 原文网址
作者: 梁穎勤
黑暗中对话, Andreas Heinecke, 体验馆
Previous 中大肌萎生苦练 冀战下届残奥会 Next 吊车手卖水饺 伤残失业逆转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