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不见却说不出口 幸有一群天使愿为他们奉献
- [聯合新聞網]视力模糊找医师,似乎是件正常不过的事,但有一群人,可能因智能或其他障碍,难以清楚表达,一旦视力缺损,生活处处遭遇不便致使情绪行为丕变,常被旁人误以为精神出状况、被边缘化,眼疾也长期难愈。......
视力模糊找医师,似乎是件正常不过的事,但有一群人,可能因智能或其他障碍,难以清楚表达,一旦视力缺损,生活处处遭遇不便致使情绪行为丕变,常被旁人误以为精神出状况、被边缘化,眼疾也长期难愈。
幸好,有一群天使经常开著「行动视力车」到社区机构,为特殊需求个案进行视力筛检,察觉有异就立刻约诊回院医治,就有唐宝宝在治好视力后,原来暴躁的情绪一日之内变得温和,表情更开朗,不再需要轮椅代步,其他生活表现也有大进步。
这是北市联医阳明院区视觉复健中心的行动医疗团,自104年至今,已外出服务超过1750名成人、1250名儿童。
一个眼神,开启服务
北市联医和平院区眼科医师谢静茹笑称自己个性鸡婆。多年前,一名极重度智障者因青光眼到院求诊,频频叫闹不愿配合,最终无法接受诊治,这样的就医情形并不是第一次,这名个案先前已在台北市的各大医院求诊,总是十分不顺利。
无奈的家属殷殷看著谢静茹,问她是否能改日拨空到机构进行检查,如此就能有较多教保员能固定住孩子,孩子应该能配合检查。
「我感觉到自己被需要」,虽然当时并没有可携式专业设备,谢静茹仍带著手电筒、借来手持式验光机与眼压计前往,为孩子检查、诊断、转介。当时,机构护理长告诉谢静茹,「我们还有300多个个案需要帮忙!」因缘际会,更因一颗愿服务奉献的医者知心,谢静茹从此投入特殊需求个案的低视能医疗。
因为不会说,个案与照顾者都疲累
谢静茹说,不少智能或其他方面有障碍的孩子看不清楚却不会讲,教保员可能也没有经验,不明白为什么有些孩子常摸墙壁走路、用屁股坐著下楼梯、行进间会频频撞到人、日夜颠倒、常叫闹不安,从未想过这些孩子可能视力低下,甚至失明了。「曾有个案前后被认为有忧郁、躁郁,十几种精神科的药就下去了。」严重影响个案与照顾者的生活品质。
为此,谢静茹筹组行动医疗团队,找来个管师、验光师等4到5人,陆续在每周三将车开进育成基金会、乐山教养院、阳明教养院等12个机构,检查有异就约周五回院诊治,同时也与机构内的护理师、教保员与社工讨论后续照顾,让医疗提升照顾品质。
盼卫福部设计专案给付
特殊需求个案难如一般人专注坐在仪器前配合检查,经常需要3、4名人员在侧陪同,边以话语安抚、糖果玩具或手机播音乐等方式,转移其注意力。单就视力检查,平均约花费15分钟或更久的时间。
令人讶异的是,团队成员皆属志工,行动设备皆为外借。谢静茹说,由于该团队并非成本单位,目前无法编列人事费用,过去相关费用皆由专案临床研究支应。「有时觉得做这些像被惩罚,花更多时间与心力,资源却比看诊更少,志工同仁更没有给付」。
她进一步指出,类似需求的个案不在少数,散落在台湾各处,103至104年在育成基金会服务的350名成人心智障碍者、105年在乐山教养院服务的130位心智障碍院生中,有15%的人视力小于0.3、20%屈光不正、15%白内障、28%斜视、15%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青光眼。花莲特殊教育学校2015年也曾经为智障特教生进行全面眼科筛检,发现罹患屈光不正占35.4%、眼部疾病占22.8%,多障学童比率更高于智障学童。
谢静茹盼,卫福部能针对特殊需求个案的眼科医疗照顾,设计健保专案给付,并在医院端成立专责中心,让病友能因好视力,开展更好的人生。
资料来源: 聯合新聞網
网址: 原文网址
视力,行动视力车,北市联医阳明院区,联医和平院区,眼科医师谢静茹
Previous 玻璃骨女获港大法律系取录 冀成律师助弱势 Next 中原大学师生仿全能住宅王 打造无障碍洗手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