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...
  • “中國好人”曾偉明: 做個好人真的很好
    “中國好人”曾偉明: 做個好人真的很好
  • “中國好人”曾偉明: 做個好人真的很好

“這個扶手好不好用啊,咱們多試幾下。”7月12日,在越秀區東明街的一棟樓梯樓內,筆者找到曾偉明時,看到他正在幫助身患二級殘疾的司徒老伯試用無障礙設施。

作為越秀區殘聯的社區事務員,曾偉明自己腿患殘疾,5年來卻到處奔波幫助其他殘疾人士改善家居、安裝無障礙設施;但是,卻顧不上修繕自家的小屋。日前,作為“榜樣人物”,央視的《秘密大改造》欄目免費為他的小家進行了改造,一時在坊間傳為美談。

“殘聯幫了我這個殘疾人,我也要幫其他殘疾人”

3歲時,由於某種原因,曾偉明右下肢出了問題,被確定為肢體三級殘疾,走路比常人慢上一倍。今年50歲的他,2012年之前開殘疾人機動車做“搭客仔”,月入可達5000多元。但是,可觀的收入背後也隱藏著高風險,有時為了多搭幾次客,他甚至超速、逆行。

越秀區殘聯領導得知他的情況後,和他促膝談心,建議他參加殘疾車駕駛員轉崗培訓,以掌握更多實用的職業技能;而且,轉崗能使工作時間更穩定,工作也不再有危險性。曾偉明被打動了,積極參加轉崗培訓,學習到電腦打字、計算機操作、辦公軟件應用等技能。有了這些技能,加上還有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大專學曆,不少人找到他,許諾以高薪工作。曾偉明卻說,“殘聯幫了我這個殘疾人,我也要幫其他殘疾人。”最終,他選擇到殘聯做社區事務員,以便幫助更多和他一樣的殘疾人。雖然收入只是以前的1/4,他卻說,“錢夠用就行,能夠幫助別人會更快樂”。

他的工作主要是負責殘疾人居家無障礙改造,工作內容跟以往完全不同,工作量又大:頭兩年,需要居家無障礙改造的殘疾人家庭就有200多戶,每戶家庭都要上門摸查、設計施工方案、然後實施方案、直至驗收;這些家庭雖然戶口在越秀區,但有不少卻散居在白雲區金沙洲小區、海珠區聚德花苑、天河區棠下小區等處,每個家庭至少要上門兩次。“兩年下來,不管颳風下雨,路途遙遠,至少要上門勘查400多次,憑自已的身體可以勝任嗎?”在殘聯領導的鼓勵下,他決定試試看。不久,在同事們的熱心幫助下,他很快進入了角色。曾偉明說,“懷著同理心,為全區1.5萬名持證殘疾人服務,做他們的貼心人,快樂倍增。”

幫助安裝無障礙設施,“跛行”3000多公里

這是一項瑣碎而辛苦的工作,但殘聯領導和受助的殘疾人士都說,曾偉明做得很出色。

肢體殘疾的肖伯家住越秀區農林街一棟樓的6樓,樓道沒有扶手。上門時,曾偉明一瘸一拐地爬了6層樓梯評估現場環境,汗水濕透了衣背。仔細考察後,曾偉明建議,不單要樓道“無障礙”,肖伯家裡也可以“無障礙”。之後,曾偉明幫助肖伯在樓道里加裝了扶手,洗手間安裝了翻折扶手和貼壁式淋浴椅。肖伯對筆者說:“現在走樓梯、上洗手間方便多了,樓里的其他老人和小孩也都可以借力扶手上下樓,大家都要給他點讚”。

殘聯的工作人員說,這樣的事例數不勝數:家住越秀區文明路的李姨,肢體一級殘疾;住在白雲區金沙洲解困小區的陳叔和妻子劉姨,都是下肢殘疾;家住越秀區北京路的殘疾人陸叔,前幾年中風造成身體半邊癱瘓,一直靠輪椅出行……在曾偉明的幫助下,經過“無障礙”改造後,他們都可以自由出行了。

“他每天的工作都是如此,無論路途多麼遙遠,天氣多麼惡劣,他都主動上門,認真研究,直至找到改造的最佳方案,然後實施,最後進行工程驗收。”受助的殘障朋友說,“每一步,阿明都十分細緻,不敢有半點馬虎”。

這種工作,曾偉明一幹就是好幾年。

幾年里,他每天都“跛行”在外勘察住房、聯繫廠商、監督施工,不管是炎炎烈日還是颳風下雨。改造過程中,最大的困難還不是這些,而是與殘疾人及其家人耐心細緻的溝通。曾偉明說,“很多監護人因長期照顧殘疾人,身心疲憊,對這個項目不理解、不支持,認為改造會給自己帶來很多麻煩,不願意動工,只能與他們反複溝通才能推進工作。”不過,他都出色地完成了工作,“自己是殘疾人,對殘疾人的生活困難深有體會,由我來為其他殘疾人服務,他們會感到更平等親近,更容易達成共識。”

因為工作出色,2014年,曾偉明榮登“中國好人”榜。至今,他上門服務行走的路程累計達到3000多公里,相當於廣州到哈爾濱的距離。

“我不能辜負‘好大哥’這個稱號”

他的辛勤工作,也讓他成為殘障人士心目中的“好大哥”。

家住荔灣區芳和花園的老範因唐氏綜合症而導致智力、視力、腿腳都有殘疾,由於病情加重,上下樓梯看病都很睏難。家人從鄰居那裡得知曾偉明是個熱心人,便要來電話號碼向他求助。得知老範的情況後,曾偉明馬上幫他完成了相關申請手續,還親自騎著三輪車為老範送去一台輪椅。

2016年1月,國家開始全面實施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或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製度。越秀區的“殘兩金”補貼,也從此主要由曾偉明負責審核審批。曾偉明說,有時上邊的補貼金還沒“下來”,一些性急的殘疾人就會打電話催他,他也毫無怨言,而是耐心解釋。“誰讓他們都叫我‘好大哥’呢,我不能辜負這個稱號。”曾偉明笑著對筆者說。

還有些殘疾人也經常給曾偉明打電話,只是為了和這位“好大哥”談談心。曾偉明說,“一些重度殘疾人因為長期呆在家裡,難免感到孤單寂寞,也不擅長與人溝通,他們更願意和我這個‘大哥’聊,我也很快樂。”

因為工作繁忙,他經常週六、週日都在加班,有時甚至把兒子也請來幫忙。在他的辦公室,筆者看到,殘疾人居家無障礙的檔案擺放得整整齊齊,各種殘疾人輔助用具擦拭得干乾淨淨。

據越秀區殘聯介紹,5年來,曾偉明共幫助全區500多戶殘疾人家庭實施了居家環境改造,直接受益的殘疾人有500多人,受益家屬有上千人;幫助4000多戶殘疾人家庭適配了輔助器具,方便了他們的起居;在發放“殘兩金”中,累計服務5萬多人次。

如今,曾偉明的妻子已經退休,兒子也在讀大學,央視又幫助裝修了房子。曾偉明微笑著說,“好人有好報,做個好人真的很好。”

資料來源: Sina 新浪香港

網址:

作者:

相關標籤 - 廣州,越秀區,曾偉明,殘聯,殘疾人 廣州,越秀區,曾偉明,殘聯,殘疾人



留言

用戶圖片
留言框
我的圖片
留言框
Previous 罕病生奮力取學位 校長親送碩士文憑 Next 新巴首條社區醫院線8H 下周日始載客經東華東院 可載兩輪椅客

已成功加入收藏

我的標籤

登入

請先登入方可進行此行動